痛风性心肌病通常是指由于体内尿酸水平长期过高,尿酸盐结晶在心肌组织中沉积,进而对心肌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所引发的心脏疾病。
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尿酸功能出现异常时,血液中尿酸水平会显著升高。过高的尿酸会以尿酸盐结晶的形式析出,这些结晶容易在关节、肾脏以及心肌等部位沉积。当尿酸盐结晶在心肌组织中逐渐堆积,会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随着时间推移,心肌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心脏的泵血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一系列心脏功能异常的表现。
痛风性心肌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在疾病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心脏功能不断恶化,症状会逐渐加重。诊断痛风性心肌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痛风病史、血液尿酸水平、心脏相关检查结果等。
日常生活中,对于痛风性心肌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需定期监测尿酸和心脏功能指标,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积极控制尿酸水平,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