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脏对脂肪的代谢功能出现异常,使得脂肪在肝脏内过度堆积所引发的一种肝脏疾病。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大部分酒精先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不堪重负。一方面,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干扰肝脏内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使得脂肪酸无法正常被分解利用;另一方面,会促进脂肪酸的合成,导致肝脏内脂肪酸的含量大幅增加。这些过多的脂肪酸无法及时被转运和代谢,就会逐渐在肝脏细胞内堆积,从而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仅感到轻微的乏力、右上腹不适等。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持续的肝脏脂肪堆积会引发肝脏炎症,进一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日常生活中,预防和改善酒精性脂肪肝,关键在于控制饮酒量,最好做到戒酒。同时,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全谷物、瘦肉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