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呼吸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
1. 一般治疗:婴儿肺炎时,保持环境舒适很关键。需维持室内温度在 18 - 22℃,湿度在 50% - 60%,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便于痰液排出。要保证婴儿充足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消耗过多能量。同时,提供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喂养,防止呛咳,若不能经口进食,可考虑鼻饲喂养,以保证营养供给,增强婴儿抵抗力,利于肺炎恢复。
2. 抗感染治疗: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相应药物。若是细菌感染,遵医嘱用阿莫西林颗粒,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头孢克肟颗粒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达到杀菌效果;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病毒感染时,如流感病毒,遵医嘱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能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释放。抗感染治疗可直接针对引发肺炎的病原体,消除病因,控制炎症。
3. 对症治疗:若婴儿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 38.5℃时,遵医嘱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达到解热作用;布洛芬混悬液也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降温效果。咳嗽咳痰时,用氨溴索口服液,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可裂解痰液中的黏蛋白,降低痰液黏稠度。对症治疗可缓解婴儿不适症状,提高舒适度,利于病情恢复。
4. 呼吸支持治疗:对于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婴儿,可给予鼻导管吸氧,能提高吸入氧浓度,改善机体缺氧状态;面罩吸氧可提供更高的氧浓度,适用于缺氧较严重的情况;若病情严重,出现呼吸衰竭,可能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帮助婴儿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保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为肺炎恢复创造条件。
5. 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如肺炎引发肺脓肿、脓胸等严重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肺脓肿切开引流术、脓胸清除术等,通过手术直接清除病灶,改善肺部功能,促进肺炎康复,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
日常要注意保持婴儿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按时带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护理和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