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抖可看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心理科等。
1. 神经内科:手抖是神经内科常见症状之一。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青少年手抖,如特发性震颤,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主要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帕金森病虽在青少年中少见,但也可能出现手抖,同时伴有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还有肝豆状核变性,因铜代谢障碍,累及神经系统,除手抖外,还可能有角膜K-F环、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2. 内分泌科: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分泌科导致手抖的常见原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手抖,常伴有多汗、心慌、消瘦、食欲亢进等症状。低血糖发作时,身体能量供应不足,也会出现手抖,同时伴有饥饿感、心慌、出汗等。
3. 心理科:青少年处于学习和成长阶段,面临各种压力,当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恐惧时,可能出现手抖症状。这种手抖通常在情绪波动时明显,情绪平稳后可缓解,还可能伴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青少年出现手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会调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