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患者发病后传染性持续时间一般在发病后 5 天至 12 天。
基孔肯雅热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患者发病期间,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并存在于血液中,当蚊虫叮咬患者后,病毒会在蚊虫体内进一步发育和繁殖,之后蚊虫再叮咬其他人时就会造成病毒传播。发病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处于能够感染蚊虫的水平,从而具备传染性。随着身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载量逐渐下降,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蚊虫叮咬就难以获取足够病毒进行传播,此时患者的传染性也就基本消失。
发病初期,病毒在体内快速复制,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较高,传染性较强。随着病程进展,身体的免疫系统开始发挥作用,不断清除病毒,病毒载量逐渐降低,传染性也随之减弱。不同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状况、感染病毒量等因素不同,传染性持续时间会有所差异。免疫功能较好的患者,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毒复制并清除病毒,传染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免疫功能较弱的患者,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的时间可能较长,传染性持续时间也就相对较长。
基孔肯雅热患者在发病期间应做好防蚊措施,避免前往蚊虫密集的场所,防止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他人。同时,患者需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休息,以促进身体恢复。周围人群也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使用驱蚊产品、穿着长袖衣物等,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