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时胫骨下端骨折可采取紧急处理、送医诊断、复位治疗、固定康复、功能锻炼等措施。
1. 紧急处理:立即停止跑步,避免骨折部位进一步移动或损伤,防止加重疼痛和出血。就地取材,使用木板、树枝等硬物进行简单固定,减少骨折断端的活动,减轻疼痛。同时,呼叫急救人员或寻求他人帮助送往医院。
2. 送医诊断:到达医院后,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线、CT等,以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等,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3. 复位治疗:根据骨折的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对于移位不明显的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对于移位严重或手法复位困难的骨折,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复位,使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4. 固定康复:复位后,需要进行固定,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常见的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夹板固定、手术内固定等。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感觉等情况,防止出现并发症。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5. 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早期可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中期可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练习;后期可进行负重练习和步态训练,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跑步时胫骨下端骨折后,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装备,避免过度运动,降低骨折等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