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周围软组织肿胀常见原因有局部出血、炎症反应、静脉回流受阻、淋巴回流障碍、感染等。
1. 局部出血:骨折发生时,骨折断端会损伤周围的血管,导致血液渗出到周围的软组织中,形成血肿,进而引起软组织肿胀。这种出血在骨折瞬间即可发生,出血量的多少与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血管的大小有关。随着时间推移,血肿会逐渐机化、吸收,但在早期会明显表现为局部的肿胀。
2. 炎症反应:骨折会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身体会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等。这些炎性介质会使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软组织肿胀。同时,炎症反应还会吸引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到损伤部位,进一步加重局部的肿胀和疼痛。
3. 静脉回流受阻:骨折后,局部组织的肿胀可能会压迫周围的静脉血管,影响静脉血液的回流。静脉回流不畅会导致血液在局部淤积,使得软组织内的压力升高,从而加重肿胀。骨折固定不当,如包扎过紧,也会阻碍静脉回流,导致肿胀加剧。
4. 淋巴回流障碍: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可能会破坏淋巴管,影响淋巴液的正常回流。淋巴液具有回收组织间隙内多余液体和蛋白质的功能,当淋巴回流受阻时,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和蛋白质积聚,引起软组织肿胀。这种肿胀通常消退相对较慢。
5. 感染:虽然相对少见,但如果骨折部位发生感染,细菌在局部繁殖,会产生毒素,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软组织肿胀。感染还可能伴有发热、局部红肿热痛加剧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骨折后出现周围软组织肿胀,应注意休息,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观察肿胀的变化情况。若肿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