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等方面上存在不同。
1. 发病原因:骶髂关节炎多由年龄增长、外伤、劳损、感染等因素引起,导致骶髂关节软骨磨损、破坏;强直性脊柱炎则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相关,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侵犯脊柱及骶髂关节等部位。
2. 症状表现:骶髂关节炎主要症状为骶髂关节疼痛、压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在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等负重情况下,晚期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常表现为下腰部或臀部疼痛、僵硬,晨起明显,活动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脊柱,导致脊柱强直、畸形。
3. 影像学特征:骶髂关节炎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硬化等;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X线可能显示关节面模糊、虫蚀样改变,后期可见关节间隙融合、脊柱呈竹节样改变。
4. 实验室检查:骶髂关节炎一般无特异性指标,血常规、血沉等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多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常明显升高。
5. 治疗方式:骶髂关节炎治疗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为主,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等,严重时可能需手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除缓解症状外,还需控制病情进展,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同时强调功能锻炼。
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保持正确姿势。注意关节保暖,防止受寒受潮。按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