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后引发鼻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法应对。
1. 药物治疗:感冒后变成鼻炎,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因药物能减轻鼻腔黏膜炎症、抑制过敏反应等。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减轻鼻黏膜炎症;氯雷他定片,能缓解鼻痒、打喷嚏等过敏症状;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鼻腔分泌物排出。
2. 鼻腔冲洗:对感冒后鼻炎有帮助,通过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的刺激。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借助鼻腔冲洗器,将冲洗液缓慢注入一侧鼻腔,从另一侧流出,每天1 - 2次,保持鼻腔清洁湿润。
3. 物理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比如热敷,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根部,每次15 - 20分钟,每天数次。还可使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手段,促进炎症吸收,缓解鼻炎症状。
4. 中医调理: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调节身体整体状态,增强免疫力,改善鼻炎症状。可服用中药方剂,也可进行穴位按摩,如按摩迎香穴、鼻通穴等,用手指轻轻按揉穴位,每次每穴2 - 3分钟,每天数次。
5.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及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如存在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结构异常,手术可纠正鼻腔结构问题,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消除鼻炎症状。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后进行。
日常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着凉引发感冒加重鼻炎症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的接触。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