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脱落的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1.腰部疼痛:腰椎脱落时,椎骨位置改变,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到牵拉、刺激,引发腰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隐痛、酸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剧,休息后可稍有缓解。
2.下肢放射性疼痛:脱落的腰椎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疼痛通常从腰部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部放射,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3.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停下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但行走不远症状又会再次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跛行。
4.下肢麻木无力:神经受压时间较长,会引起下肢麻木、感觉减退,肌肉力量也会逐渐减弱,导致患者行走困难,甚至出现足下垂等情况。
5.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的腰椎脱落若压迫马尾神经,会影响大小便功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排便排尿困难等症状。
腰椎脱落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尽量减少弯腰动作,可佩戴腰围保护腰部。同时,要注意腰部保暖,防止受寒。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建议,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