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崴了可通过点穴、揉法、拨筋、擦法、摇法等按摩方式来缓解不适。
1. 点穴:找到脚踝周围的穴位,如解溪穴、丘墟穴、照海穴等,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每个穴位按压30 - 60秒,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2.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在脚踝扭伤部位周围进行轻柔的环形揉动,动作要缓和、协调,频率每分钟约120 - 160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
3. 拨筋: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沿着脚踝周围的肌腱、韧带方向,垂直进行拨动,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肌腱、韧带的拨动为宜,每次拨3 - 5下,可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
4. 擦法:用手掌小鱼际或全掌,在脚踝扭伤部位上下或左右方向快速摩擦,以皮肤发热但不烫伤为度,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5. 摇法:一手握住小腿下端,另一手握住足趾,轻轻环转摇动踝关节,幅度由小到大,速度要缓慢、均匀,可改善踝关节的活动范围。
脚崴后按摩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若脚崴情况较为严重,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剧烈或活动受限等,应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日常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负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