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肝炎常用穴位有肝俞穴、期门穴、太冲穴等。
肝俞穴位于背部,当第 9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此处是肝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位置,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肝脏气血,改善肝脏功能。通过对其进行按摩、针灸等刺激,能使肝脏气血运行更加通畅,有助于减轻肝炎带来的不适。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 6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它是足厥阴肝经的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部位。刺激期门穴可直接作用于肝脏,调节肝脏的气机,对于肝炎引发的胁肋胀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 1 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作为肝经的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刺激太冲穴能激发肝脏的原气,增强肝脏的功能,对改善肝炎症状有积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让肝脏在夜间能得到充分休息。饮食上,多摄入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肝脏负担。适当进行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穴位刺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若患有肝炎,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