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龈炎的治疗方法有洗牙、药物治疗、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调整咬合、手术治疗等。
1.洗牙:通过超声波洁治等方式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这些物质是引发慢性牙龈炎的重要因素,去除后能减少对牙龈的刺激,缓解炎症,促进牙龈恢复健康。洗牙时利用高频振动的超声器械将牙结石震碎并清除,从而改善牙龈的炎症状态。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碘甘油、甲硝唑片。过氧化氢溶液有强氧化性,可杀灭牙龈局部细菌;碘甘油能起到消炎收敛作用;甲硝唑片对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慢性牙龈炎多与厌氧菌感染有关,这些药物能有效控制炎症,减轻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
3.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拆除不良修复体、充填龋洞等。不良修复体和龋洞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细菌,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去除这些因素后,牙龈不再受不良刺激,有利于自身修复,从而缓解慢性牙龈炎症状。
4.调整咬合:若存在咬合创伤,会加重慢性牙龈炎。通过调磨牙齿,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减轻对牙龈的异常压力,避免因咬合问题导致牙龈长期处于损伤状态,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和炎症消退。
5.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牙龈纤维增生明显,炎症消退后牙龈形态仍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可施行牙龈成形术。手术切除增生的牙龈组织,修整牙龈外形,使牙龈恢复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有效治疗慢性牙龈炎导致的牙龈异常增生问题。
治疗慢性牙龈炎后,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维护牙龈健康,降低慢性牙龈炎复发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