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内肿痛可能由外耳道疖肿、中耳炎、耳外伤、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等引起。
1. 外耳道疖肿: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细菌感染所致。表现为耳部剧烈疼痛,尤其是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挖耳,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抗生素。
2. 中耳炎:常因感冒后炎症蔓延至中耳引起。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积极治疗感冒,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鼻腔局部应用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
3. 耳外伤:如掌击耳部、挖耳过深等导致。受伤后耳部立即疼痛,可能伴有出血。避免耳部进水,预防感染,小的损伤可自行愈合,严重损伤需及时就医处理。
4. 耵聍栓塞: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积聚在外耳道。会有耳部闷胀感、疼痛,听力下降。可到医院由专业医生用器械取出耵聍,或先使用滴耳液软化后再冲洗。
5. 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儿童将小物件塞入耳内。会引起耳部疼痛、瘙痒、听力下降等。不要自行掏取,应尽快就医,由医生借助专业工具取出异物。
日常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频繁挖耳,减少耳部受伤风险。游泳或洗澡时防止水进入耳内,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若耳部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