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常先痛的部位有第一跖趾关节、足背、脚踝、膝关节、手指关节等。
1.第一跖趾关节: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疼痛部位,该关节位于足部大脚趾根部,此处血液循环相对缓慢,尿酸盐结晶容易沉积,加上日常行走时此关节承受较大压力与摩擦,易引发炎症,导致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疼痛常于夜间或清晨突然加剧,患者常感觉关节如同被刀割般疼痛难忍。
2.足背:足背部位的关节和软组织也容易受到痛风影响。尿酸盐结晶在足背关节周围沉积,可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疼痛范围较广,累及多个关节,使足背外观明显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行走。
3.脚踝:脚踝关节活动频繁且承受身体重量,尿酸盐结晶易在此处沉积。痛风发作时,脚踝关节疼痛明显,伴有肿胀、僵硬,活动受限,患者难以正常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等动作会使疼痛进一步加重。
4.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滑膜面积大,血液循环丰富,也容易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发作时,膝关节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有时会出现关节积液,导致屈伸困难,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5.手指关节:相较于前面几个部位,手指关节痛风发作相对较少。但当尿酸水平长期居高不下时,手指关节也可能受累。发作时手指关节疼痛、肿胀,影响手部精细动作,给日常生活如穿衣、拿取物品等带来诸多不便。
痛风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控制酒精摄入,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同时,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关节过度劳累和损伤。定期监测尿酸,若痛风发作频繁或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