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可通过控制磷摄入、使用药物治疗、加强皮肤护理、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1. 控制磷摄入:肾衰竭患者因肾脏排泄功能下降,磷排出减少,高磷血症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减少高磷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坚果等,可降低血磷水平,减轻对皮肤的刺激,从而缓解瘙痒症状。
2.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醋酸钙胶囊、碳酸司维拉姆颗粒,这些药物可结合肠道内的磷,减少磷的吸收,降低血磷浓度,改善因高磷血症引发的皮肤瘙痒,同时部分药物还能调节钙磷代谢平衡,减轻对皮肤的不良影响。
3. 加强皮肤护理:肾衰竭患者皮肤代谢产物排出异常,皮肤干燥易加重瘙痒。使用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热水烫洗、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缓解瘙痒不适。
4. 血液透析:通过血液透析可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和电解质,纠正体内内环境紊乱,降低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等导致皮肤瘙痒的物质浓度,改善皮肤瘙痒症状,是肾衰竭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
5. 甲状旁腺切除术: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严重导致顽固皮肤瘙痒时可考虑。切除甲状旁腺后,可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从根本上缓解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发的皮肤瘙痒,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谨慎评估。
肾衰竭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时,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饮食上严格遵循低磷、低盐、优质低蛋白原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和缓解皮肤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