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明确病因后选择合适药物治疗。
一、局部感染:
1. 外阴炎:多因不注意外阴卫生等导致,可出现外阴瘙痒、疼痛等。可使用聚维酮碘溶液等清洗外阴,之后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2. 阴道炎:不同类型阴道炎症状有差异。霉菌性阴道炎常伴有豆腐渣样白带,可使用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多为黄绿色、泡沫状,常用甲硝唑栓或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白带呈灰白色、有鱼腥味,可选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等。
3. 尿道炎:细菌感染尿道引发炎症,出现瘙痒、尿频、尿急等症状。一般根据病原菌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
2.过敏反应:对卫生巾、化纤内裤等过敏,接触部位会出现瘙痒、皮疹等。首先要去除过敏原,然后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3.全身性疾病:
1.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糖分增多,易滋生细菌,引起下身瘙痒。需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外阴清洁,必要时针对局部症状用药。
2. 黄疸:体内胆红素升高,胆汁酸盐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治疗肝脏疾病等。
下身痒原因复杂,自行用药可能延误病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注意保持下身清洁,勤换内裤,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