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汁淤积全身痒可选择的药物有熊去氧胆酸、考来烯胺、苯巴比妥、利福平、纳曲酮等。
1. 熊去氧胆酸:是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它能够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分泌,增加胆汁酸池的容量,改善胆汁成分,减少胆汁中有害物质对胆管和肝细胞的损伤,从而减轻胆汁淤积,缓解因胆汁淤积引发的全身瘙痒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副作用相对较少。
2. 考来烯胺:作为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可在肠道内与胆汁酸结合,阻止胆汁酸的重吸收,促使肝脏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降低血液中胆汁酸的浓度,进而减轻胆汁淤积导致的瘙痒。不过,可能会有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
3. 苯巴比妥:能诱导肝脏微粒体酶的活性,促进胆汁酸的代谢和排泄,提高肝脏对胆汁酸的处理能力,达到减轻胆汁淤积和缓解瘙痒的效果。但可能会引起嗜睡、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4. 利福平:通过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增强胆汁酸的代谢和排泄,降低胆汁酸在体内的蓄积,从而缓解瘙痒。不过,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肝功能,因为可能会对肝脏产生一定影响。
5. 纳曲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可通过阻断阿片受体,减少内源性阿片肽介导的瘙痒信号传导,从而减轻胆汁淤积引起的瘙痒症状。但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在用药治疗胆汁淤积全身痒时,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