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低于 36℃的体温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不正常。
人体体温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基础体温存在差异,部分人群基础体温天生偏低,这类人即便体温低于 36℃,只要没有不适症状,身体各项机能正常,通常属于正常情况。而且在一些特殊状态下,体温也会出现生理性降低,比如在睡眠中,人体新陈代谢减缓,产热减少,体温可能会有所下降,低于 36℃。
但体温低于 36℃也可能是异常情况。当处于寒冷环境中,保暖措施不足,身体热量散失过多,会导致体温下降。某些疾病也会引发低体温,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代谢速度变慢,产热不足,体温就可能低于正常范围;严重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时,人体循环功能障碍,也会出现低体温现象。
如果发现体温低于 36℃且伴有乏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根据环境温度合理增减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保持规律作息与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