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胳膊疼胀肿痒可能是过度劳累、外伤、蚊虫叮咬、感染、过敏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清创、止痒、抗感染、抗过敏等。
1. 过度劳累: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会使胳膊肌肉乳酸堆积,引发疼胀肿痒感。应适当休息,减少胳膊活动量,可对胳膊进行热敷,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也可轻柔按摩胳膊肌肉,放松肌肉紧张状态。
2. 外伤:碰撞、摔倒等导致胳膊局部受损,出现疼胀肿痒。若有伤口,需及时清创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若伤口较小,可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云南白药膏等促进愈合。若伤口较大,需就医缝合包扎。
3. 蚊虫叮咬:蚊虫叮咬胳膊后释放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出现疼胀肿痒。可使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中和毒素。还可涂抹炉甘石洗剂、丹皮酚软膏、复方樟脑乳膏等止痒。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4. 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胳膊,引发炎症,导致疼胀肿痒。若是细菌感染,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片等抗感染。病毒感染则需使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5. 过敏:接触过敏原后,胳膊皮肤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疼胀肿痒。首先要远离过敏原,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依巴斯汀片等抗过敏药物,同时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缓解症状。
日常要注意保护胳膊,避免过度用力和受伤,注意环境卫生,防止蚊虫叮咬,明确过敏原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