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用药物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服药时间、剂量准确性、药品保存等。
1.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可能导致药物间相互作用。有些药物联用会增强疗效,有些则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就医时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保健品、中药等,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2. 不良反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降低。用药后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头晕等异常症状,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告知医生症状及用药情况,以便判断并处理。
3. 服药时间:不同药物服药时间有要求。有的药物需饭前空腹服用,利于吸收;有的则需饭后服用,减少对胃黏膜刺激。务必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服药时间,以确保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4. 剂量准确性:老年人记忆力可能减退,容易出现漏服、多服药物情况。可使用分药盒按时间、剂量将药物提前分好,设置闹钟提醒服药。同时,严格按医嘱剂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5. 药品保存:药品保存不当可能影响药效。一般药品需在干燥、阴凉、避光处保存,部分特殊药品有特殊保存要求,如冷藏。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保存要求,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和质量,过期或变质药品不可再服用。
老年人服用药物要多留意细节,养成良好用药习惯。日常要妥善保存药品,按时准确服药,出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才能更好保障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