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蜱虫叮咬后会引发皮肤损伤、发热、乏力、肌肉酸痛、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1.皮肤损伤:蜱虫叮咬处会出现红肿、疼痛,中央常有虫咬的瘀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疡等,局部皮肤症状较为直观且多在叮咬后不久出现。
2.发热:蜱虫携带多种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发热可持续数天。
3.乏力:由于身体受到蜱虫所带病原体的侵袭,身体代谢和机能受到影响,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日常活动能力下降。
4.肌肉酸痛:病原体在体内引发炎症反应,刺激肌肉组织和神经末梢,使得肌肉出现酸痛感,活动时酸痛可能加剧。
5.血小板减少:部分蜱虫携带的病毒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影响血小板生成,或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从而使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增加出血风险。
被蜱虫叮咬后,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若出现上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就医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日常生活中,在草地、树林等蜱虫易生长的地方活动时,要做好防护,穿长袖长裤并扎紧袖口裤脚,避免皮肤直接暴露,降低被蜱虫叮咬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