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流血不止可能是局部创伤较大、凝血功能异常、感染、血小板减少、血管异常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压迫止血、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1. 局部创伤较大:拔牙过程中若创口过大,会导致出血难以自行停止。此时可通过咬棉球或纱布进行压迫止血,一般需咬紧30 - 40分钟。若效果不佳,可更换棉球重新压迫。若仍出血不止,需就医,医生可能会对创口进行缝合止血,以缩小创口面积,促进止血。
2.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遵医嘱服用维生素K片、氨甲环酸胶囊、云南白药胶囊,这些药物有助于促进凝血。同时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导致凝血异常的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肝脏疾病等,以从根本上改善凝血功能。
3. 感染:拔牙创口感染可引起炎症性出血。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漱口水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消除炎症,从而缓解出血症状。
4.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影响止血功能。需就医检查血小板数量及相关指标,必要时遵医嘱输注血小板。同时可使用升血小板的药物,如咖啡酸片、利可君片、氨肽素片,提升血小板数量,增强止血能力。
5. 血管异常:拔牙部位若存在血管畸形等异常情况,也会导致出血不止。这种情况相对少见,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异常血管进行处理,如结扎、栓塞等,以达到止血目的。
拔牙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频繁漱口,饮食以清淡、温凉为主,避免食用辛辣、过热食物。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