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牙痛可能是激素水平变化、口腔卫生不良、智齿萌出、龋齿、牙髓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保持口腔清洁、局部冲洗、补牙、根管治疗等。
1. 激素水平变化:孕期激素水平大幅改变,会让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牙龈容易发炎肿痛。日常要格外注重口腔清洁,进食后及时用软毛牙刷刷牙,使用含氟牙膏,还可配合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饭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残留。若炎症较重,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含漱,减轻炎症。
2. 口腔卫生不良:孕期进食次数增多,若不及时清洁口腔,食物残渣易滋生细菌,引发牙痛。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定期更换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
3. 智齿萌出:孕期智齿萌出,空间不足易引发智齿冠周炎,导致牙痛。症状较轻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或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智齿周围,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冲洗后,遵医嘱在局部涂抹碘甘油、丁硼乳膏、复方牙痛酊,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若炎症严重,出现发热、面部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4. 龋齿:孕期饮食习惯改变,爱吃甜食且口腔清洁不到位,易引发龋齿导致牙痛。对于浅龋和中龋,可去除龋坏组织后,用补牙材料进行填充修复,如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银汞合金等。补牙后要注意避免用患牙咀嚼过硬食物,保持口腔清洁。若龋洞较深接近牙髓,可能需要先进行护髓治疗,再进行补牙。
5. 牙髓炎: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牙髓引发牙髓炎,导致牙痛。可在局部麻醉下开髓引流,释放牙髓腔内的压力,缓解疼痛。开髓后,遵医嘱在髓腔内放置樟脑酚棉球、丁香油棉球、牙痛水棉球等,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待炎症缓解后,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最后用根管充填材料进行充填。
怀孕期间牙痛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日常要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牙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