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多发生在多次使用同一药物的情况下,而且,临床中出现药物过敏大都是后天产生的,即在多次接触或者服用某一种药物之后,患者的体内会出现某种药物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再次接触同一种药物时,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通常称为过敏发作。发生药物过敏,往往会出现皮肤上的损害,多表现为皮肤出现红疹和瘙痒,对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肾脏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药物过敏如何脱敏? 药物过敏的脱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如果出现药物过敏的情况,首先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导致过敏的药物,然后到医院就诊,诊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2.同时要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主要就是服用抗过敏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过敏药包括罗拉他丁、西替利嗪等。
3.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应该根据医生的判断来确定是否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有些过敏患者可以补充维生素D和钙,对抗过敏治疗是有帮助的,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服药要有计划性,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剂量不要太大、种类不要太多、时间不要太久,同时还需要定期观察,尤其是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等特定毒性药品,更应该要严密观察、经常检查血象等。
为了防止出现药物过敏情况,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出现过敏情况的药物,在用药之前需要进行皮试。因为皮试的药剂量较小,就算是出现过敏的情况,对患者的危害也不会太大,如果本身是过敏体质,那么最好进行一下过敏原筛查,远离过敏原才能够将伤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