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出生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幸福的,家人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但总有意外发生。许多婴儿在出生时就受到脑损伤,这对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婴儿脑损伤是指从出生到1岁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婴儿脑损伤的常见的症状。
1.新生儿期脑损伤症状表现如下:
① 婴儿产后不会吸吮或吸吮能力困难,喝奶后易呕吐。
② 弱哭现象:出生后非常安静,有时会有小声或持续性哭闹。
③ 少自发性的运动:出生后运动少,呈弱状态。
④ 肌肉张力呈现比较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全身柔软,肌肉松弛。
⑤ 肌肉张力增强:全身坚硬,双下肢力量强大,洗澡时,脚蹬盆,换尿布时,下肢很难分开。
⑥ 把头转向一边,拇指放在手掌里。
⑦ 新生儿痉挛:小儿伴有跳跃、易惊、尖叫或烦躁、抽搐甚至发疯等等症状。
2.1-3个月婴儿的脑损伤症状
① 双拇指有内收迹象,经常呈握拳状态,上肢收敛且内旋。
② 不会注意人,不注意面前的玩具。
③ 反应迟钝,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笑容一般比较少。
④ 头部不稳且容易左右摆动,颈部不能直立。
⑤ 俯卧姿势下不会抬起头。
⑥ 躯干僵硬或全身柔软,姿势不对称。
3.4-5个月大婴儿的脑损伤症状如下
① 眼睛不灵活,不追视,眼睛呈斜视状态。
② 表情呆板,笑不出来或者无法逗笑。
③ 俯卧位状况下不会翻身且抬头次数比较少。
④ 肌张力异常,常常会有头向后仰、尖足、上肢后伸的情况。
脑损伤对宝宝的成长非常不利,如果严重的话,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所以准妈妈一定要做好孕期工作,如果发现胎儿有问题,就要及时终止妊娠,而如果是在生下来后发现宝宝有脑损伤的症状的话,宝妈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