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肺通气或换气障碍,导致气体无法有效交换,缺氧,有(或没有)二氧化碳滞留,因此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呼吸障碍。它可按照病程分类分急慢性,也可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呼吸衰竭一般按动脉血气分析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呼吸衰竭为单纯缺氧,无二氧化碳滞留,二氧化碳排出顺畅。Ⅱ型呼吸衰竭会因持续缺氧,体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无法排出,导致昏迷或酸中毒。一般建议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采用低流量氧气。
I型和II型呼吸衰竭的区别如下主要内容如下:
1.不同病机:Ⅰ型呼吸衰竭,又称缺氧性呼吸衰竭,多由肺的通气功能不足引起。此时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降低60mmhg,二氧化碳分压没有升高。而Ⅱ型呼吸衰竭,又称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是由肺通气衰竭引起的。血气分析显示二氧化碳分压大于或等于50mmhg,氧分压小于或者不小于60mmhg。
2.不同临床表现:Ⅰ型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缺氧,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呼吸困难;Ⅱ型呼吸衰竭,会出现球结膜水肿、嗜睡甚至昏迷。
3.治疗差异:Ⅰ型呼吸衰竭需高浓度吸氧。Ⅱ型呼吸衰竭需要低流量、低浓度氧,以避免吸入高浓度氧引起的肺性脑病,加重病情。当然,治疗效果不好时,两者都需要呼吸机辅助。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困难,意识障碍,发绀和精神错乱等症状。它一般可分为Ⅰ型和Ⅱ型呼吸衰竭,而Ⅰ型和Ⅱ型的区别又主要表现在病理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手段。当这两型的治疗效果较差时,两者均需要借助呼吸机来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