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厕所的时候,如果发现肛门外长了个小肉疙瘩,需要警惕痔疮的发生。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肛门外长出小疙瘩,肛门瘙痒,疼痛便血等症状,如果患了痔疮不及时治疗还容易引起皮肤湿疹,妇科疾病,甚至诱发直肠癌。那么肛门外有个小疙瘩怎么消除?

1.涂抹痔疮膏。在肛门外发现长了个小疙瘩,需要去医院就诊,如果确诊为痔疮,要用马应龙痔疮膏涂抹患处,能起到消肿止痒,杀菌的作用,让小疙瘩慢慢缩小。
2.调整饮食方式。平时如果经常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就会加重痔疮症状,因此患了痔疮之后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便。
3.多喝水。如果平时大便干结就会使大便难以排出,从而加重痔疮症状,导致肛门出血,因此要多补充水分,可以在早晨起来以后空腹喝一杯水,这样水分能够迅速到达肠道中,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经常憋大便同样会加重痔疮症状,不利于痔疮恢复。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尽量在每天早晨胃肠蠕动活跃的时候排便。在排便的时候注意要专心,不要玩手机或者看书。
5.便后进行温水坐浴。在排便之后,痔疮患者应当用温水进行坐浴,以保持肛门清洁,并且起到消肿止痒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肛门外长出了一个小肉疙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患处涂抹痔疮膏,并且做到多补充水分,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在每天早晨起来定时排便,排便后要用温水把患处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