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足底筋膜炎的病发率较高,好发于肥胖者或是痛风患者,病发后可产生足跟疼痛、肿胀等表现。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还会产生行走障碍,继而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大家要将足底筋膜炎的出现,病发后应当立即就医检查,以下为大家介绍足底筋膜炎的三种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
足底筋膜一旦发生需进行体格方面的检查,通过检查可发现患者的足底近足跟部位产生明显的压痛点,有时疼痛剧烈,而且持续存在。当被动向上牵拉足趾时,则会导致足跟部位疼痛。
2.足部X线
负重位足部X线检查也可应用于足底筋膜炎,仔细检查过后可以排除跟骨骨折或者是其他的骨性病理性改变,还能够发现跟骨骨刺。如进行影像学检查,出现了跟骨骨刺的情况,无论患者是否存在有症状,则表明足底筋膜炎的病发时间在六到十二个月。
3.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属于诊断或是评价足底筋膜炎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了解到足底筋膜跟骨止点部位的厚度,从而为诊断工作带来帮助。
考虑到足底筋膜炎的危害性严重,一旦发病应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物治疗,必要时也可使用环加氧酶-2抑制药来治疗,从而减轻局部疼痛等表现,还可以改善局部的炎症反应。如足底筋膜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没有明显的疗效,应当结合足底受损的情况选用内镜微创松解木治疗,一般在足跟部位切开小口,再通过内镜去除足底部位受损的筋膜,从而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以上就是足底筋膜炎的三种检查方法,该病给人们带来较多困扰,且会严重侵害到足底筋膜的健康,引发疼痛等不适症状出现,一旦发病需重视检查方面的工作,可结合检查结果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患进不宜负重,更不能进行剧烈运动,还要加强足部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