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多发的疾病,好发于壳核、尾状核、内囊等多个部位,危害到较多中老年人的脑部健康,一旦发病可产生肢体瘫痪、构音障碍以及偏身感觉障碍等表现。该病非同小可,脑部一旦发病不容拖延治疗方面的时间。那用于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措施是什么呢?

1.手术治疗
在临床上一般不推荐使用手术治疗,当病变涉及到患者的脑干重要中枢或者是产生急性大出血症状时,可给予患者介入治疗,积极处理才能重新建立脑部的血流通路。如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的情况,应当考虑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还要配合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
2.一般治疗
针对于准备溶栓的患者,应当重视血压的调控,一般情况下收缩压小于185mmHg,而舒张压则要控制在110mmHg以下。如患者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是主动脉夹层等情况出现,需考虑缓慢的降压治疗,与此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免降压过快影响到治疗效果。
3.药物治疗
肝素属于抗凝药物,一般不推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立即使用抗凝药物,但对于少数的特殊患者,极容易产生心脏内附壁血栓或者是动脉夹层等情况,对此应当评估风险,慎重选择抗凝治疗。当患者出现DVT或是PE风险高时,再没有任何禁忌的情况下,可以在皮下注射使用低分子肝素。
三种用于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方法就是以上内容,所有人需谨防脑部的功能变化,且要警惕肢体瘫痪等不适症状的出现,脑部发病后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药物或是手术方法治疗,及时救治才能控制病情发展。如病情有所恢复,可适当进行一些有痒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