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是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主要症状是腹泻,粪便含血、脓或粘液,并伴有高热、心动过速或神志昏迷,严重时会结肠穿孔,甚至死亡。所以发现上述初期症状,尤其发现粪便脓血,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那么,溃疡性结肠炎粪便脓血怎么检查呢?
1.大便检查
由于已经发现粪便脓血,可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等。如果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检查时还会出现白细胞异常增多、吞噬细胞增多、出现红细胞或红细胞增多等。还可以对大便进行细菌培养来诊断,确认是不是致病菌引起的肠炎,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2.钡剂灌肠检查
这种检查又叫钡灌肠造影。X线检查就是因为人体各种器官、组织的密度和厚度不同,所以有显影层次对比。但腹部好几种器官组织的密度大致相同,就不便层次对比。于是导入造影剂(硫酸钡),人为地提高显示对比度,即从肛门插管灌入钡剂后,再用X线对结肠进行检查。
3.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
就是将肠镜循腔从肛门插入至回肠末端与盲肠交接的部位,从黏膜侧检查结肠病变。肠镜检查可以对结肠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但是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比较严格,检查前一天不能吃富含纤维的蔬果,检查当天禁食。临近检查时还要口服药物清洁肠道,并大量饮水,直到排出大便呈清水或淡黄色且无粪渣方可。肠镜检查还要配合病理检查,即切片检查。
综上所述,粪便发现脓血时,不仅要怀疑溃疡性结肠炎,还要怀疑结肠癌或直肠癌。所以要及时全面进行检查,大便检查相对简单安全,造影检查有风险,而肠镜检查不仅有风险,还很麻烦且痛苦。所以检查方法的选择应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其中钡剂灌肠和肠镜,一般须患者或家属签字后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