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囊肿是指在回肠近系膜侧出现的一种圆形或管形的囊肿,与其毗邻的回肠有着相同的组织结构,如同重复长出了一段回肠,故名“重复”畸形,即回肠重复畸形其实就是囊肿。这些囊肿压迫邻近肠管,可导致肠梗阻或诱发肠套叠甚至肠扭转,所以回肠囊肿应及时治疗,目前的唯一疗法就是手术。那么,手术怎么做呢?
1.单独切除
有些回肠囊肿具有单独的系膜和血管支,可很容易地将囊肿单独完整切除,不会伤及回肠。如果囊肿紧密依附于主肠管系膜内,肠管与囊肿之间有着清楚的空隙,说明囊肿有其独立的血管分支,手术就比较简单。手术中,既要将囊肿切除,又不要损伤肠管的血液供应。
2.囊肿与肠管同时切除后再将肠管吻合
如果囊肿与肠管共享营养血管和肌壁,就很难单独切除囊肿。对于很小的囊肿,可将囊肿连同临近肠管都切除,然后再将切断的肠管进行吻合。凡是离回盲瓣10cm以上的囊肿应保留回盲瓣,紧邻回盲瓣的囊肿,需切除回盲部。这种手术切除时简单易行,但切除后的肠吻合需慎重仔细。
3.囊肿黏膜剥除
如果囊肿范围广,遍及肠管大部分区域,且不能单独切除,如果将肠管同时切除,又会导致短肠综合征,或者囊肿很大。这时需采用囊肿黏膜剥除术,就是沿囊肿一侧纵向切开肌壁,将囊肿内的黏膜剔除,然后将其切缘缝合。若囊肿与肠管有交通开口,则将与肠管连接的那一段切除。
综上所述,回肠重复畸形是先天性病变,药物调理一般无效,唯有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多种,应根据病变的情况随机应变。总的原则是:既要去除囊肿或囊肿内的黏膜,又要保障正常肠管不被损坏。此类手术大都比较简单,成功率很高,而且预后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