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又叫做心肌衰竭,是指心脏不能博出和静脉回流以及身体其他组织需要的血液供应,一般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心脏收缩能力大减。心力衰竭危害很多,患者表现为心浊音界缩小,心尖搏动移位,心率不快或心动过缓等,非常危险。那么,心力衰竭应该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休息镇静、控制水钠摄入。
2.心力衰竭的基本用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包括洋地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受体激动剂),近年来强调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3.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前或后负荷,减少心脏能量消耗,改善淤血症状。各种血管扩张剂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和降低死亡率的效应不一致。硝酸盐制剂:主要扩张静脉和肺小动脉,显着降低前负荷。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acei治疗心力衰竭有两方面作用:①血流动力学效应:扩张动脉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抑制醛固酮,减少水钠潴留。②神经内分泌抑制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系统活性,降低心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从而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衰发生发展,降低心衰死亡率。适应症:适用于所有级别的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包括有症状及无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并应掌握早期使用、长期使用的原则。
以上就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在治疗的同时,平时的保健也十分重要,首先要注意脾气的收敛,遇事要平静,不可以大喜大悲,保持情绪的稳定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如果同时患有心肌梗塞、其他心脏病,要积极治疗,避免心力衰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