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属于慢性退行性疾病,患病时间既缓慢又漫长。可以根据发病的程度,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当有一定的受凉或者是轻微的外伤,擦伤之后,会出现关节肿胀,只会是间歇性的,这种情况是骨关节炎的早期。当发展到中期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并且在静止一段时间之后,站立起来,会发现疼痛或关节僵硬的问题,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所缓解。当病情达到晚期时,将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并伴有关节僵硬和畸形等问题,会影响到晚间睡眠情况。根据发病程度的不同,治疗手段也是不一样,骨关节炎需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呢?

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是针对中晚期的程度,此时的患者已经感受到了非常明显的疼痛,而且已经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或者是关节的功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水准。在保守治疗没有任何效果的情况之下,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如果骨关节炎处于早期,可以适当减少对关节的使用,平时减少负重活动,比如长时间爬楼或者是提重物以及爬山等等。早期出现避免这些活动能够使关节的负担减轻,同时伴随着康复训练时,关节周围肌肉变得更有力量,使软骨膜更有稳定性,对病情有帮助。如果患者的疼痛相对较为明显,可以采用药物辅助治疗,比如注射玻璃酸钠等等,能够缓解疼痛。
骨关节炎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当软骨受损之后,就没有了之前的稳定性,所以在没有出现问题之前也要注意保养。当温度有所下降时,注意保暖防寒,并进行科学的运动。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来讲,可以尝试散步,轻微的锻炼对身体有好,同时也是为了增强肌肉的力量,是关节所承担的负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