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也被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它是神经内科高发病,它有其特定的发病人群,主要包括高血压人群、长期服用避孕药的人。得了该病,患者通常会有很多临床表现,比如头痛、眩晕、感觉障碍,该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容易引发很多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癫痫、语言障碍。那么脑缺血灶是怎么引起的呢,下面具体分析。

1.脑动脉闭塞:脑动脉闭塞是造成脑缺血灶的主要原因,大脑通常是由两侧颈内,颈椎动脉供血,且两侧动脉供血占总供血量的90%。如果发生脑动脉闭塞,就会导致侧支循环不良,从而使局部或全脑的血流量减少,当脑血流减少到一定水平时,就会产生脑缺血灶症状。
2.脑动脉栓塞:脑缺血灶的发生也和脑动脉栓塞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溃疡面上通常会附着血小板凝块,这些附着物脱落后就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栓子,通常被带入颅内动脉,造成脑部远侧动脉堵塞,从而使供血区缺血,进而诱发脑缺血灶。
3.血液学因素:血液学因素也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常见的血液学因素有口服避孕药、手术后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脑缺血灶。
4.诱发因素:脑缺血灶的发生也有一些诱发因素,比如不良习惯、微栓塞、心脏疾病,因此,若想避免脑缺血灶的发生,应当尽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脑缺血灶的发病原因如上所述,该病危害很大,发病后要及时治疗,本病一般都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右旋糖酐、肝素、血管扩张剂,具体选用何种药物需遵照医嘱而定。如果药物疗效不好,则患者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常用手术为动脉支架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