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偏高考虑是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可能。另外,特殊的生理时期,比如妊娠的女性也可出现D-二聚体偏高。D-二聚体是纤溶指标,D-二聚体升高是近期有血栓形成的标志。其偏高的原因如下:
一、生理性因素
当特殊的生理状态,比如妊娠期,是有可能会出现D-二聚体的升高。妊娠的女性由于血液的高凝,会出现D-二聚体的偏高,但是体内并没有血栓等其他的疾病。
二、病理性因素
1.肺栓塞
临床上D-二聚体偏高常见于肺栓塞的患者,表示最近应该有新鲜血栓过程,而且血栓在松解会看到D-二聚体增高。D-二聚体是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高水平则代表有肺栓塞的可能。肺栓塞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咳嗽、晕厥等症状;
2.下肢静脉血栓
当静脉血栓在急性期时,D-二聚体会有明显的成倍增高。下肢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肢突发肿胀,在急性期时,皮肤颜色可发红,皮温升高,发生病变的肢体出现疼痛或者压痛;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当出现血栓栓塞时,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出血、血栓栓塞、休克、多脏器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