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后循环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被称之为后循环缺血。该疾病在早期发现之后适合使用静脉溶栓治疗,有条件者建议做动脉溶栓治疗,以此去改善缺血部位的脑血流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后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该用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手术进行干预。以下就讲一讲具体的改善方法。
第一、后循环缺血在急性发作期间,因为严重的缺血会导致脑部的神经功能受损,这时候一定要先做静脉溶栓治疗或动脉溶栓治疗,改善脑部的血流循环,尽量将神经功能的损害降到最低。而且通过此方法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第二、当疾病进入稳定期之后就要采取一般治疗措施,主要是在生活管理上要严格的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的疾病,并要戒烟戒酒、保持作息规律、避免过于劳累,因为这些都是能够引起后循环缺血的高危因素,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运动锻炼,严格的控制好体重,会有利于缓解缺血后引起的相关症状。
第三、个别病情严重者要用手术的方法进行干预,比如可以采用微创的方法,把球囊或支架放在血管狭窄的地方,通过扩张的方式将血管撑开,恢复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改善缺血症状的目的。另外,椎动脉内膜剥脱术属于外科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将椎动脉内增厚的内膜和硬化的斑块进行剥离,也能够改善后循环的供血。
上面介绍的这三点是改善后循环缺血的方法,循环缺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症状,很容易导致急性脑卒中发作,因此当出现了后循环缺血的症状之后,患者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降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另外由于该疾病有可能复发,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故还要按时去医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