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是人们至今为止,一直比较关注的一种肿瘤病。膀胱肿瘤病和人们的饮水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喝水喝多了就有尿意。排尿就是一个排毒的过程。所以我们才提倡多喝水。多喝水不仅仅是为了皮肤湿润这么简单,更大的影响是个人的身体。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肿瘤,也是全身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膀胱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在肌层外分为脂肪蜂窝组织及覆盖于膀胱顶部的膜,膀胱的内壁可分为三角区、三角后区、颈部、两侧壁及前壁。两输尿管口之间连线为三角区底线。三角区是膀胱内腔的主要部分。膀胱肿瘤大部分发生在三角区、两侧壁及颈部。
膀胱肿瘤最保守的治疗方法当然是放疗,但是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如可单独或在癌旁出现。一部分细胞分化良好,长期稳定,可暂不处理或药物灌注治疗,但应严密观察。另一部分细胞分化不良、癌旁原位癌或发展为浸润癌时,则及早行膀胱全切除术。
T1期:可行经尿道电灼、电切术,肿瘤较大者可切开膀胱电灼或切除。多发较小的T1肿瘤及原位癌亦可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常用药物有冻干卡介苗(BCG)、塞替派、丝裂霉素、多柔比星(阿霉素)、羟喜树碱、干扰素等。方法如塞替派60mg用蒸馏水或等渗盐水60ml稀释,经导尿管灌注入膀胱腔内,每15分钟仰、俯、左右侧卧更换体位,保留2h排出,每周1次,6次为1个疗程。现认为冻干卡介苗(BCG)效果最好。白细胞<400/mm3血小板低于10万/mm3即应停止用药。多发T1期肿瘤,复发且恶性程度增加时,应行膀胱全切除术。
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T4) T2、T3期肿瘤根据肿瘤范围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应包括距肿瘤边缘2cm以上的全层膀胱壁,输尿管口在此范围一并切除,另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膀胱全切除术包括前列腺和精囊,适应多发性、复发性及累及三角区和颈部肿瘤。膀胱全切除后须行尿流改道或重建。常用的方法有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近年应用的可控膀胱术和会肠新膀胱术,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取得较好效果。T2、T3期肿瘤,配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T4期肿瘤,采用姑息性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膀胱肿瘤切除后容易复发,而复发的仍有可能治愈。凡保留膀胱的各种手术治疗,2年以内超过半数要复发,复发常不在原来部位,实属新生肿瘤,而且10%~15%有恶性程度增加趋势。因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后病人都应进行严密的随诊,每3个月作膀胱镜检查1次,1年无复发者酌情延长复查时间。这种复查应作为治疗的一部分。
膀胱肿瘤病常发生在男性,女性的发病率也不少。最重要的还是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期,别等到晚期再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喝。形成一个排尿正常的利尿系统。早期病期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治疗早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