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是中医中的一种证型,一般指机体阳气亏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由专业医生辨证论治。
先天体质差、长期食用生冷食品、久居寒凉之处、年老久病等会使身体阳气生成减少或损伤阳气,阳气亏损后,气化、温煦、推动等功能减弱,无法制约阴寒之气,就会产生喜热饮、畏寒肢凉、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大便稀薄等症状,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阴虚和亡阳。
中医将阳虚分为心阳虚证、胃阳虚证、脾阳虚证以及肾阳虚证,不同证型治疗方法不同。心阳虚证以益气温阳为原则,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元汤加减,胃阳虚证以香砂六君子汤物加减治疗,脾阳虚证以温中健脾为治疗原则,常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肾阳虚证需要温补肾阳,可用右归丸加减治疗。
建议听从医嘱用药治疗,同时也要规律作息,坚持锻炼,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