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一般是指脚掌。脚踝和脚掌周围的疼痛有可能是由于运动不当、外伤、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压迫性跖痛症等原因所导致。
1.运动不当:短时间内增加了跑步或行走的强度或时间,有可能会导致脚踝部位的韧带或肌肉组织因牵拉引起扭伤,导致红肿、疼痛、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发生,在运动时疼痛症状会加重,随着身体的休息症状会逐渐减轻。
2.外伤:脚踝周围存在丰富的神经组织,在日常生活或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暴力撞击或损伤,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神经异常痉挛,引起下肢麻木、刺痛、刺痒等症状发生。
3.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趾骨的一条带状组织。如果该组织受到损伤或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无菌性炎症感染的情况出现,从而引起疼痛、活动能力受限等症状发生。
4.跟腱炎:跟腱反复剧烈拉伸后产生的劳损性损伤,常表现为脚跟上方疼痛、肿胀、僵化等。应首先考虑保守治疗,通过合理休息、辅具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促进跟健愈合。
5.压迫性跖痛症:跖骨头部长期受压导致跖神经受压或刺激引起的间质性神经炎或神经纤维瘤,继而引起前足跖骨干及跖骨头跖面疼痛的疾患。应注意避免搬抬重物,疼痛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等。
除以上常见原因外,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导致该症状的情况发生。如果疼痛症状严重或影响到肢体的正常活动,应积极配合医生查明病因,对因进行规范化处理,防止病情持续进展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