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到胸闷很难受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情绪激动、高血压、心肌炎、气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发后需及时就医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情绪激动:如果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导致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处在兴奋状态,可能引起胸闷、胸痛、气促等表现。建议调整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或运动等方法转移注意力,能够减轻不适表现。
2.高血压:由于血压得不到控制,在生气时血管异常收缩,可能在短期内血压快速上升,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现象,严重者伴有胸闷、气促等不适感。患者需注意血压控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片等药物治疗,同时多注意休息。
3.心肌炎:如果自身抵抗力较低,心脏细胞一旦感染细菌,导致心肌产生炎症反应,可能在情绪激动时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表现。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酶Q10胶囊等药物治疗,合理用药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病情。
4.气胸:发病期间气体进入胸膜腔,引起不同程度的积气状态,一旦情绪异常,可能会增加胸膜腔压力,对肺部造成压迫,引起胸闷、气促、身体乏力等表现。建议在发病后进行穿刺抽气处理,如果治疗后无明显疗效,可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处理,术后定期复诊检查。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身体发病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现象,当情绪激动时冠状动脉异常收缩,导致心肌供血量不足,引起胸闷、气促、乏力等表现。患者不宜进行剧烈活动,避免抽烟及喝酒,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治疗,及早用药促进病情恢复。
除此之外,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到院就诊治疗。平时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定期复诊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