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即退热。退热后出的汗特别臭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不注意卫生、臭汗症、多汗症、湿疹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检查,根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正常现象:发热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体内出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时,身体会通过调节体温来杀死这些病原体。在发热的过程中,人的体温会提高,这时人体的排汗功能也会被刺激,以维持体温的平衡。当人体通过排汗来散热时,皮肤表面的汗液会和皮肤上的细菌发生反应,产生一种臭味,就是通常所说的汗臭味。因此,退热后出汗特别臭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及时洗澡,去除汗液。
2.不注意卫生:如果身上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清理,由于汗液被分解,也有可能会导致有臭味现象。建议出汗后及时洗澡,及时更换衣服,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还可以使用具有收敛、止汗作用的爽身粉,有助于缓解症状。
3.臭汗症: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如果患者存在臭汗症,可能会出现汗特别臭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多汗、色汗等症状。建议要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勤换洗衣服以及勤洗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乌洛托品溶液、聚维酮碘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不明显或者症状加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汗腺切除术治疗。
4.多汗症:多汗症是指局部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一种疾病,汗液分泌增多,很有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从而引起有臭味。建议避免出入过分拥挤的场所,防止情绪过分激动、焦虑等,平时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针织衣物,以及透气舒适的鞋袜,也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一般来说外用药就是常见的止汗剂,包括20%~25%的氯化铝溶液、0.5%的醋酸铝溶液、3%~5%的甲醛溶液、5%的明矾溶液、5%的硫酸溶液。
5.湿疹:如果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下,可能会诱发湿疹,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糜烂、脱屑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汗特别臭的情况。患者应避免日光照射,避免搔抓,应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胡椒、芥末、辣椒等,也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局部汗液分泌过多时要及时清理,衣服也要选择较宽松且透气性好的棉质材料,促进汗液蒸发消散,避免汗多引起汗臭味。经常出汗的,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也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工作,经常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