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心脏内膜(心内膜)的炎症性疾病。这种疾病通常影响心脏瓣膜,尤其是那些已经有损伤的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但在有心脏病史、静脉药物使用者、以及有人工心脏瓣膜或心脏起搏器等植入设备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入侵:当细菌或其他微生物通过血液传播到心脏时,可能会附着在心脏瓣膜上,导致感染和炎症。
2. 心脏结构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或人工心脏瓣膜等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
3.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染,从而增加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
4. 口腔卫生不良:牙周病或口腔手术后,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增加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
5. 静脉药物使用:通过未经消毒的针头注射药物可能导致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增加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
总之,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皮肤瘀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