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方法有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测定、弥散功能检查等。
1. 肺通气功能检查:通过测定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评估气道阻塞程度和肺的通气功能。哮喘患者在发作期常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降低等。
2. 支气管激发试验:采用特定的激发剂,如组胺、乙酰甲胆碱等,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观察气道反应性。若吸入激发剂后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且肺功能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超过一定比例,则提示气道高反应性,对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 支气管舒张试验: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观察用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若用药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较用药前增加12%以上,且绝对值增加超过200ml,则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可逆性气道阻塞,有助于哮喘的诊断。
4. 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测定:患者通过用力呼气,测定呼气峰流速。哮喘患者的呼气峰流速常降低,且昼夜变异率增大,若变异率超过20%,提示气道存在可逆性改变。
5. 弥散功能检查:主要评估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交换能力。哮喘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弥散功能障碍,但相对其他检查方法,该检查在哮喘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
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检查前的用药情况、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应尽可能遵循医生的指导,如实告知相关信息,以便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