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 心血管疾病:主要指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长期血压升高会对心脏、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2.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和储存,从而引起血糖升高,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4.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5.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类疾病往往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基础疾病的情况也各异。若怀疑自己有相关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