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头扭伤肿疼可能是运动损伤、鞋子不合脚、外力撞击、关节炎症、痛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更换合适鞋子、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等。
1. 运动损伤:运动时姿势不当、用力过猛等,使脚趾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损,引发肿疼。应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的脚趾充分休息,避免二次损伤。在扭伤初期24-48小时内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活血止痛胶囊。
2. 鞋子不合脚:长期穿太紧、太硬或尺码不合适的鞋子,会对脚趾造成挤压和摩擦,导致局部组织受损肿疼。及时更换为宽松、柔软、合脚的鞋子,给脚趾提供舒适的空间。晚上可用温水泡脚,每次15-20分钟,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若局部有破损,可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
3. 外力撞击:如重物砸到脚趾、走路踢到硬物等,强大的外力作用会使脚趾受伤肿疼。受伤后尽快检查脚趾有无骨折,若只是软组织损伤,可先冷敷再热敷。若疼痛剧烈,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洛索洛芬钠片止痛。同时尽量减少走动,将脚抬高,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4. 关节炎症: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会累及脚趾关节,出现肿疼症状。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受潮加重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药物方面,可遵医嘱服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控制炎症,缓解疼痛。
5. 痛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脚趾关节处,引发炎症,导致肿疼。发作期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别嘌醇片、苯溴马隆胶囊降低尿酸水平,缓解症状。
日常要注意保护脚趾,运动前做好热身,选择合适的鞋子。受伤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行走,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和进行康复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