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导致肥胖的原因有运动量减少、饮食习惯改变、代谢率降低、水钠潴留等。
1.运动量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常会感到乏力、疲倦、畏寒、嗜睡等,使得患者缺乏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去进行日常的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比如,以前可能每天能轻松散步半小时甚至更久,患病后走几分钟就觉得很累,只想躺着休息,运动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大大降低。运动量的减少意味着身体消耗的能量也减少,而日常饮食摄入的能量如果没有相应减少,就会出现能量过剩的情况。多余的能量会进一步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日积月累,体重逐渐增加,最终导致肥胖。
2.饮食习惯改变:患者存在畏寒的症状,身体总是感觉寒冷,为了让自己暖和一些,有些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过多摄入这些高热量食物,而身体又因为代谢率低等原因无法及时消耗,就会造成能量在体内不断堆积,脂肪不断增多,体重也就随之上升,加重肥胖的程度。
3.代谢率降低: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这种促进代谢的作用就会减弱。身体细胞的氧化代谢速度放慢,糖类不能及时有效地被分解供能,更多地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分解代谢相对减少,导致肌肉量可能有所减少,基础代谢率进一步降低;尤其是脂肪的代谢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脂肪的分解代谢变得缓慢,消耗减少,就容易在体内堆积,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出现肥胖的表现。
4.水钠潴留:当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缺乏,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使得体内的钠含量增多,根据渗透压原理,水也会随之潴留,积聚在组织间隙,导致身体出现水肿,尤其常见于眼睑、面部、四肢等部位,水肿会使体重有所上升,从外观上看患者也显得臃肿肥胖。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治疗疾病本身外,还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以减轻肥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