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不运动运动之后肌肉酸痛可能是乳酸堆积、肌肉拉伤、延迟性肌肉酸痛、软组织损伤、筋膜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 乳酸堆积:长时间不运动突然运动,身体代谢方式从有氧代谢转为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堆积在肌肉中,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酸痛。可通过休息让身体自行代谢乳酸,同时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乳酸排出。还可对酸痛部位进行热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帮助缓解酸痛。
2. 肌肉拉伤:运动中姿势不当、用力过猛等导致肌肉拉伤,引起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对拉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减轻肿胀和疼痛。48 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遵医嘱外用云南白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活血止痛膏等药物,帮助缓解症状。
3. 延迟性肌肉酸痛:运动强度增加、运动方式改变等,使肌肉纤维出现细微损伤,引发炎症反应,一般在运动后 24 - 72 小时出现酸痛。可进行轻柔的按摩,促进肌肉放松。也可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加快身体恢复。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片等药物止痛。
4. 软组织损伤:运动时受到外力撞击等导致软组织损伤,出现酸痛。受伤早期进行冷敷,之后热敷。可通过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促进恢复。还可遵医嘱服用三七伤药片、跌打丸、舒筋活血片等药物,促进损伤修复。
5. 筋膜炎:运动时肌肉频繁收缩,刺激筋膜,引发无菌性炎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可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消炎止痛。
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措施。若酸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中注意姿势和强度,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