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小孩牙齿掉了不长,可能是恒牙萌出延迟、乳牙残留、牙龈肥厚、缺乏营养、牙胚发育异常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观察等待、拔除乳牙、手术助萌、补充营养、手术治疗等。
1. 恒牙萌出延迟:恒牙萌出时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孩子可能会稍晚。一般可先观察,多给孩子吃些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促进颌骨发育,刺激恒牙萌出。若长时间未萌,需就医拍牙片,评估恒牙情况。
2. 乳牙残留:乳牙未及时脱落,占据恒牙萌出位置,导致恒牙无法正常萌出。这种情况需到口腔科,由医生判断后拔除残留乳牙,为恒牙萌出创造空间。
3. 牙龈肥厚:局部牙龈组织增厚,阻碍恒牙萌出。可在医生评估后,进行牙龈切开助萌手术,帮助恒牙顺利长出。术后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4. 缺乏营养:钙、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 D 缺乏,会影响牙齿发育和萌出。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 D3 颗粒、维生素 D 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同时多晒太阳,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5. 牙胚发育异常:牙胚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恒牙无法正常萌出。需通过拍牙片等检查明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牵引助萌等。
日常要注意孩子口腔清洁,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齿问题。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