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可能是生理性增生、反复炎症刺激、过敏、邻近器官疾病蔓延、鼻腔鼻窦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生理性增生:儿童在6-7岁时,腺样体和扁桃体可出现生理性肥大,一般在10岁后逐渐萎缩。若未引起明显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鼻渊通窍颗粒,遵医嘱用药,改善鼻腔通气,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缓解。
2. 反复炎症刺激:长期的上呼吸道感染,如反复的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炎症不断刺激扁桃体和腺样体,导致其肿大。平时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控制炎症。若频繁发作,每年超过5次以上,可考虑手术切除。
3. 过敏: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腔和咽喉黏膜出现过敏反应,可累及扁桃体和腺样体,使其肿大。需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可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遵医嘱用药抗过敏、减轻黏膜水肿。
4. 邻近器官疾病蔓延:如鼻窦炎,脓性分泌物倒流刺激扁桃体和腺样体,引起肿大。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糠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遵医嘱用药促进鼻窦分泌物排出、控制感染、减轻鼻腔炎症。
5. 鼻腔鼻窦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导致鼻腔通气不畅,长期张口呼吸,刺激扁桃体和腺样体增生肥大。对于鼻腔鼻窦疾病,可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矫正,如使用羟甲唑啉滴鼻液、鼻渊舒口服液、克拉霉素缓释片,遵医嘱用药改善鼻腔通气,若保守治疗无效则考虑手术。
日常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若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听力下降等症状加重情况,应及时就医。